当前位置:首页>壶关县人民政府>乡镇政务公开>店上镇>公开内容>决策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21-16110 |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2021-07-08 |
发文机关:店上镇人民政府 | 主题词:地质灾害 防治 |
标题:店上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店上镇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国土资源能源 | 成文时间:2021-06-20 |
《店上镇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经党政联席会议决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店上镇人民政府
2021年6月20日
店上镇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1年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治市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和《壶关县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2021年全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成灾情况
店上镇地处壶关县中心腹地,距县城17.5公里,全镇共辖52个行政村,去年撤并村后现有38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8000余户,总版图面积98平方公里,属全县中部山地沟壑区,山大沟多,全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及主要表现形式是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全镇地质灾害隐患点按行政村分布为:刁掌村1处,涉及2户;南沟村1处,涉及2户;石峪村1处,涉及9户;洪掌村1处,涉及9户;店上村1处,涉及4户;角脚底村1处,涉及1户;小南清村1处,涉及12户;靳家掌村1处,涉及11户。
二、全镇地质灾害预测
由于我镇地处山地沟壑区,夏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地洪涝仍有可能发生。伏期全镇有阶段性不同程度的旱象发生。各行政村、市场单位请注意做好防洪抗旱准备工作。
根据我镇气候变化情况,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可大致分为汛期、汛后期、冰冻期、冰雪冻融期四个时段。
汛期(5~9月份):以大雨、暴雨和大暴雨为特征,预防重点为泥石流、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等灾害。
汛后期(10~11月份):以阴雨连绵、滴水入地为特征,预防重点为滑坡、崩塌、黄土湿陷,局部也可能出现泥石流等灾害。
冰冻期(12~翌年2月):以冻土、结冰为特征,预防重点为与冻土、结冰有关的崩塌灾害。
冰雪冻融期(翌年3~4月):以冰雪融化、冻土解冻为特征,预防重点为崩塌、滑坡等灾害。
鉴于天气变化复杂且我镇地形特征,加上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各行政村、市场单位要每天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并要密切监视天气气候的变化,加强分析研究,及时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准备工作。重点提醒的是,夏季局地强对流天气易发多发,降水强度往往又很大,极易产生各类地质灾害,需要重点防范。
三、我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危险程度
依据《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地质灾害隐患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2013年通过山西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核查、编制了《壶关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工作报告》。
四、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治责任
镇政府成立了店上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成员名单附后),负责统一协调、指挥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对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活动加强监督管理。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镇自然资源所,办公室主任由镇自然资源所所长兼任。对已发生和造成危害的,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灾害点所属村及时治理。各村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制定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避灾预案,落实具体避灾措施。
(二)紧盯重点环节,加强巡查监测
各村要高度关注冰雪冻融期、汛期两个重要时段,扎实做好冻融期和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紧盯重点区域。对学校、医院、村庄、集体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区、重点交通要道、重要设施周边区域以及地质灾害重大隐患点,要严密监控、重点防治。要持续推进高陡边坡隐患排查,把山体边坡住房安全隐患作为重点,密切关注高陡边坡附近建筑物、房屋周围排水是否顺畅。对于切坡建房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的,本村责任人和监测人要负责督促该户及时治理或针对性地排危除险方案,切实消除隐患威胁。
(三)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准备工作
各行政村、市场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做好防灾救险的各项准备工作。各行政村、市场单位是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要全面组织领导、督促协调有关上级部门和个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所要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派出所负责灾害发生时的社会动态管理;镇政府负责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经费、物质保障和灾害发生时的经费、物资筹措、使用、监管;村主干负责人要全面掌握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群众居住分布情况,加强汛期雨情、水情预防工作,认真做好河道两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防地质灾害危及河道安全引发的次生灾害;危险地段要设立警示牌,加强监管。特别是对校舍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发现险情及时排除;切实做到各尽其职,做好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加强舆论宣传,落实群测群防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各行政村、市场单位要认真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发放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手册、活页、图片等宣传资料,并以“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宣传日、6·25土地日、“10·13”国际减灾日为契机,开展进学校、走村入户进行地质灾害避险宣传;提高人民群众“识灾、防灾、避灾”能力。
加大地质灾害避险防灾力度。要因地制宜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开展应急避险演练,使群众树立避灾意识、熟悉避灾信号、掌握避灾路线、熟知避灾地点,确保遇险时能够有序快速撤离。
(五)加强值班值守,强化督促检查
在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村要安排专人对高危隐患点进行驻点值守,强化临灾处置能力。在汛期“七下八上”重点时段,要严格执行国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信息上报规定和地质灾害灾情信息上报制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各类地质灾害险情信息,不得迟报、误报、瞒报。
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将组织相关领导组成员对全镇防治责任、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特别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重点检查。各行政村、市场单位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把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明确到人。对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行动迟缓、落实不到位将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