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5844.67公顷,比上年减少329.6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0.5公顷,比上年减少1.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96.6公顷,比上年增加251.8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4855.1公顷,比上年减少147.3公顷;小麦种植面积107.1公顷,比上年减少160.7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24117.7吨,比上年增加2284.6吨,增产1.9%。其中夏粮453.2吨,比上年减少543.1吨,减产54.5%;秋粮123664.5吨,比上年增加2827.5吨,增产2.3%。油料产量49.2吨,比上年减少6.1吨,减产11%。蔬菜产量110210.0吨,比上年增加47145.4吨,增产74.8%。
全年肉类总产量10319吨,比上年增长12%。其中猪牛羊肉9337吨,增长11.8%。年末生猪存栏74354头,生猪出栏120776头。禽蛋产量10235吨,减少1.1%;牛奶产量529吨,增长35.2%。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331.1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其中,农业总产值55502.71万元,增长12.3%;林业总产值2567.62万元,增长8.8%;牧业总产值28411.82万元,增长3.8%;渔业总产值111万元,增长1.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38万元,下降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3637万元,增长14.17%。
表2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
增加值 |
规模以上工业 |
253637 |
其中:轻工业 |
73869.1 |
重工业 |
179767.9 |
其中:大中型企业 |
253637 |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58748.8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14688.1 |
黑色金属矿采业 |
62866.7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6730 |
食品制造业 |
37504.5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3052.7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11613 |
表3 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规模以上)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原煤 |
吨 |
493380 |
-70.9 |
粗钢 |
吨 |
727607 |
-5.8 |
钢材 |
吨 |
880892 |
25.2 |
水泥 |
吨 |
244462 |
15.8 |
焦炭 |
吨 |
115653 |
-8.2 |
生铁 |
吨 |
679781 |
-2.7 |
乳制品 |
吨 |
62958 |
-5.4 |
涂料 |
吨 |
9799 |
23.8 |
瓦 |
万片 |
11285 |
29.0 |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比上年下降70.9%,粗钢下降5.8%,钢材增长25.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实现利税4.27亿元,比上年下降35.4%;实现利润2.92亿元,比上年下降18.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164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313.8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 317.9万元,比上年下降 38.3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不含农户)458182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国有控股123755万元,增长20.2%;非国有控股334427万元,增长19.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0000万元,增长633.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2529万元,下降16.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5653万元,增长31.1%。
表4 201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万元
5.0
|
|
其中:单位存款 |
150333 |
5.9 |
10.4
|
|
各项贷款余额 |
272390 |
-9.6 |
14.9 |
中长期贷款 |
78045 |
-33.9
|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高中3所;初中22所;小学26所;幼儿园69所;职业高中3所。
表6 2014年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人
全年全县完成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任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件;组织我县骨干企业与国家重点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并签约1项;立项重点支持我县骨干企业与国家重点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技术攻关项目1项;新选派科技特派员5人;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受训人数累计达到1.5万人次;全年专利申请45件,其中全年专利授权数6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15千册,放映单位18个,放映场次4768场,观众人数达到244万人次,文物保护区788处。
全县乡镇广播电视中心站5个,广播、电视通乡镇均为13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98%,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45521户,接收数字信号用户16000户。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22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实有床位669张,卫生技术人员803人,其中执业医师267人,执业助理医师8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241709人,参合率达到99.98%。
年末有体育场馆数2个,各级运动会举办19次,参加人员15500人。
十、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县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30万平方米,覆盖率达到48.47%。绿地面积563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2.2平方米。
全年全县供水总量1500万立方米。全年县城供水总量222万立方米,其中工业供水13万立方米,生活供水167万立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81.5升。县城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119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82.0%。日均处理生活污水达6520.5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均达到100%。COD去除率达到99%。
年末全县耕地总资源27400.62公顷,年内减少耕地面积90.85公顷。
本年度检查验收合格造林面积1612公顷,其中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沙)育林267公顷,人工造林面积1345公顷。四旁植树83万株。育苗面积368公顷,其中本年新增育苗面积167公顷。
全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47天,占全年天数的95.07%。
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4人,比上年下降56.25%。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0起,造成6人死亡、4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08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59人/万车。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96088人,比上年末增加1215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3277人,人口出生率为11.09‰;死亡人口2062人,死亡率为6.98‰;自然增长率为4.11‰。性别比(女=100)为103.32。
表7 2014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人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2元,比上年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04元,比上年增长8.8%。
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8783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28003人;参加失业保险18671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45843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7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6%。
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8个,床位1154张,收养758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792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115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797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613.4万元;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735人。
公报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及其分项绝对数按现价计算,
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
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