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壶关县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4-01328 |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2023-09-25 |
发文机关:壶关县文化和旅游局 | 主题词: |
标题: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17号提案的答复 | |
主题分类: | 成文时间:2023-09-20 |
韩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强做优壶关县生态旅游大健康产业的建议”的提案,我局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县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结合我县文旅工作实际,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立足壶关县旅游工作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进一步加强“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我县文旅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生态旅游和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锚定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把文旅康养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强化顶层设计,加速项目建设,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一是坚持规划引领,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政府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领导为成员的推进建设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领导小组,党政统筹、常态化研究部署旅游发展工作,制定出台《壶关县全域旅游规划》《壶关县推进建设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计划(2021—2025)》等一系列发展规划,配套编制旅游标准化、乡村旅游、路网建设等20余个行业规划,推动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深度融合,为全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精准指导。二是坚持项目牵引,产业驱动。积极推动常平温泉水乐园主题酒店、黄崖底水上乐园、太行农庄体感式农场、康养小镇-江南春风、八泉峡基础设施改造、凤凰山庄温泉民宿康养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引进澳栖曼云舍、澳涞坞文化产业园等总签约金额2亿元的文旅项目,精心编制储备了重大文旅项目6个,进一步夯实了旅游发展的项目基础。三是坚持基础提升,服务带动。完善提升了旅游交通网、公共服务体系网、智慧旅游网“三网合一”全域服务架构。投资4亿多元修通了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循环路南线,扎实推进总投资13亿元、全长116.87公里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开通了长治直达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公交、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免费巴士,建成了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驿站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了全域旅游导览牌、旅游交通指示牌、景物介绍牌等旅游标识标牌100余处,建设完成了A级旅游厕所99座,百度地图标注率达到100%,八泉峡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最佳景区”,建设了旅游大数据中心,开发运营“智游壶关APP”,真正实现“一机在手、游遍壶关”。
二、依托资源禀赋,丰富产品供给,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业态。一是依托丰富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聚焦群众出游需求,融合乡土乡情、红色文化、自然科普等体验主题,以绿色生态为特色,打造出以高山寨、十里岭、大峡谷水镇等游玩度假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古色遗址为主题,打造出以树掌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崔家庄、西岭底等文化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古色旅游精品线路;以红色基因为基底,打造出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大一分校真泽官旧址、常行窑洞保卫战旧址、朱德大井划界旧址等遗迹遗址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更好满足了大众特色化、个性化、多层次旅游需求。2023年,我县“峡谷乡村风情游”旅游线路被文旅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二是依托生态优势,开发优质旅游产品。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培育出了“文化旅游”常平村、“太阳花海”西堡村、“彩色村庄”南平头坞村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打造出旱地西红柿、白素珍菌、紫团参、郭氏羊汤、壶林石刻等旅游商品50余种,加上传统剪纸、手工刺绣,以及石雕挂件等旅游商品,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产品供给,而且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融合。三是依托赛事节庆,创新融合发展业态。先后成功举办山西省第七次旅发大会壶关八泉峡观摩采风活动、中国长治“太行山登山活动”暨第一届八泉峡户外挑战赛、第八届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夏季文化节暨首届太行山山地联盟大会、八泉文化节、欢乐太行谷音乐节、两届“太行陶”国际陶瓷艺术文化节、红豆峡七夕情人节等重大节会和赛事100余场次,连续举办四届国际攀岩节、七季全国首档实景山水闯关节目“冲关大峡谷”等演艺活动,营造了辛寨醋业醋文化节、旱地西红柿采摘节等体验节庆。四是依托全域旅游,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安顺诚特需愉”六要诀,全面推行民宿(农家乐)标准化改造、星级化服务和一体化管理,在大峡谷景区、欢乐太行谷周边逐步形成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旅游民宿集群,打造出了拾光小院、九月客舍、花美时温泉民宿酒店等10家“太行人家”品牌民宿、8家“太行山居”民宿。截至目前,全县民宿农家乐已经发展到300余家,拥有床位1万余张,特色民宿已成为壶关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三、强化机制改革,提升服务宣传,打响壶关旅游优质名片。一是推进旅游机制改革,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成立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心、文旅执法大队、旅游警察大队,成立壶关县旅游安全委员会,定期开展旅游文明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建立太行山大峡谷志愿者服务站、志愿工作服务点等,实现全域旅游法律服务全覆盖,开创壶关全域旅游法治治理新局面。二是加强旅游执法检查,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完善畅通投诉反馈渠道,持续做好旅游投诉管理,文旅、市场、公安等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重点对景区周边市场秩序、旅游包车、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进行督导,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三是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持续擦亮全县旅游品牌。综合利用央视央广、报刊杂志、户外广告等传统平台和微博微信、网红直播等新颖形式,开展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全方位宣传报道壶关县生态旅游、造林护林经验,“山西长治壮美太行”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宣传片在央视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央视3个频道10个栏目多时段轮番播报太行山大峡谷游客“井喷”盛况,壶关文旅康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和意见,紧紧围绕“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创新举措,加快推进我县旅游大健康产业发展。一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快推进红豆峡、青龙峡、黑龙潭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及时修缮平整景区道路,增添道路标识、旅游指示标牌,增加游客健走步道、健身娱乐设施及户外帐篷露营场地等。二是在基础设施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高速公路和轨道旅游专线规划建设进程,特别是加快推进太行山大峡谷景区旅游公路复线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域旅游通联度和景区便捷度。统筹城乡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发展,重点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和咨询中心、旅游厕所、旅游驿站、智慧旅游等设施和服务,实施道路美化工程,推进道路环境整治,把县域内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打造成景观大道,设置更多休息区,休息区必有公厕、垃圾回收处,串联起县城—集镇—景区—乡村全域一体化新业态,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和休闲康养矩阵。三是在文旅商业态融合上持续发力。要充分依托我县资源禀赋,结合康养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文旅与养老、医疗、体育、中药材、农业深度融合、全面发展,不断完善文旅康养产业体系,使文旅康养产业成为我县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要讲好太行文化、讲好壶关故事,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产品,丰富旅游演艺市场,打造主题旅游演艺节目,推动更多民俗演艺、传统非遗、文化产品、公共服务等进入景区,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为旅游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提案的办理情况,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县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心和厚爱,我们相信在各位委员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文化旅游事业明天会更好。
壶关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9月20日
(此件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