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壶关县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4-10889
发文字号壶政办发〔2024〕2号 发布日期2024-01-30
发文机关壶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标题壶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壶关县两河一湖水质提升攻坚方案的通知
主题分类 成文时间2024-01-08

壶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壶关县两河一湖水质提升攻坚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龙泉镇、集店镇人民政府,壶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

《壶关县两河一湖水质提升攻坚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壶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壶关县两河一湖水质提升攻坚方案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一泓清水入漳泽”工作部署,切实改善全县水环境质量,按照《长治市全面提升漳泽湖水质攻坚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河口桥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到2024年年底力争达到Ⅲ类水体,全县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重点任务

以“两河一湖”(石子河、龙丽河和龙丽湖)为重点,统筹推进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持续巩固提升全县水环境质量。

1.县城及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县城生活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进度,推进县城各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将县城建成区及小区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县城污水主管网。(责任单位:县住建局、龙泉镇政府)

2.错接混接口改造治理。对排查出的132个雨污错接、混接口进行改造治理,努力实现清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率。(责任单位:县住建局、龙泉镇政府、集店镇政府)

3.重点流域沿线村庄污水治理。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以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等人口集中区为重点,以保护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流域等为关键,因地制宜采取纳入城镇管网、收集转运、集中建站或分散处理等方式,在2024年年底前力争完成石子河和龙丽河流域沿线1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时,健全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机制,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对于雨污分流不彻底的村庄,继续进行改造,确保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壶关分局、龙泉镇政府、集店镇政府)

4.龙丽河、石子河(壶关段)河道治理。开展石子河(壶关段)综合治理,实施小东河支沟和龙丽河支沟等河道生态综合整治、石子河(壶关段)河道岸坡生态修复治理和石子河(壶关段)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提升河湖水质,保障河口桥省控断面水质达标。加大巡河力度,严禁农村生活垃圾和养殖废水入河。大力开展河道内垃圾清理、底泥清理、河道疏浚以及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确保河道畅通无阻。(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

5.龙丽湖水质治理。加快龙丽湖周边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进度,对龙丽湖上游来水进行精准截污治污,同时加大巡湖力度,全面清理湖内垃圾等漂浮物,确保龙丽湖水面干净、清澈见底。(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

6.河湖智慧管控建设。加快全县水生态环境智慧化监管体系建设,在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详细排查和现有断面水质自动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完善水质、水量、水位、水生态一体化环境监测,构建“排水主体—入河排污口—水质断面”一体化监测体系和重点入河排污口水质自动监控建设,提升自动化和实时监控水平。进一步提升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力,建设要素统筹、规范统一、信息共享的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数据分析平台。(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壶关分局)

7.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施工和提标改造进度,力争2024年年底出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达地表水Ⅲ类;积极推进壶关经开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和调蓄池建设,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壶关经开区管委会)

8.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壶关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保障出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3项主要污染物入河稳定达地表水Ⅲ类。(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壶关分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

9.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规模化养殖场清粪工艺、雨污分离改造,推广采用干清粪等节水型清粪方式;推进田间配套粪污无害化设施试点村建设;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制度,到2025年,畜禽规模养殖场资源化利用台账建设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10.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成辖区范围内年度农田测土配方施肥任务,全面削减化肥用量,试点开展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站点建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三、工作机制

(一)清单管理机制。坚持工作任务化、任务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制定壶关县“两河一湖”水质提升任务清单(见附件),共10大类23个项目。

(二)预警预报机制。通过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和手工监测,及时掌握断面水质变化情况,发现水质超标第一时间通知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排查、应急处置,确保“两河一湖”水质稳定。

(三)调度督办机制。实时跟进项目清单落实情况,按月组织调度,建立工作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对任务进度慢、工作作风不实、成效不明显的及时督促提醒;对水质超标的要跟踪督办。各责任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每月2日前报送项目清单落实情况(电子版发至邮箱16634114043@163.com)。

(四)问题整改机制。按季度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未按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督促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到位。对上级指出和自查发现的问题,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五)评估激励机制。年终对各相关单位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实施考核评估,评估结果分为工作落实好、工作落实较好、工作基本落实、工作落实不力、工作落实较差等5个等级。对抓落实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视情况进行通报表扬,建议在评优评先中予以优先考虑;对工作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今年是全市“一泓清水入漳泽”的启动之年,也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关键之年,壶关县处于漳泽湖上游,治理任务重大。各有关单位和乡镇要深刻认识“两河一湖”水质提升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提高政治站位,狠抓工作落实,强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相关单位和乡镇要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和本方案任务清单,发扬“四敢”精神,主动担当作为,加强沟通协调,严把工作标准,确保“两河一湖”水质提升攻坚工作做深做细做出成效。

(三)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政府网站、电视、报纸、微信、宣传栏等渠道,大力宣传开展“两河一湖”水质提升攻坚工作成效,及时曝光被通报批评和约谈的负面典型,充分发挥社会媒体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着力营造全县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附件:壶关县“两河一湖”水质提升任务清单  .pdf


图文解读:《壶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壶关县两河一湖水质提升攻坚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