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4-21408 | |
发文字号:壶政办发〔2024〕10号 | 发布日期:2024-04-29 |
发文机关:壶关县文旅局 | 主题词: |
标题:壶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壶关县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2024年度工作方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 | 成文时间:2024-04-10 |
各乡镇人民政府,壶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
《壶关县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2024年度工作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壶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壶关县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2024年度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24〕2号)、《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西省民政厅关于印发<2024年加快推进文旅康养集聚区、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晋文旅发〔2024〕7号)、《山西省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性对策措施>的通知》(晋旅改发组办〔2023〕23号)、《长治市旅游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推进“9+13”重点景区高质量发展及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旅改发组办〔2024〕1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动全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壶关县推进建设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计划(2021-2025)》(壶办发〔2022〕4号),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抢抓全省“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市“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的重大机遇,锚定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以“六大行动”为抓手、“638”为目标,加快推进提档升级,努力打造更多文旅康养消费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为推动全县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A级景区提质增效工程
1.实施八泉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300万元,推进八泉峡智慧管理设施、景区步道提升改造、供水供电环保配套设施和标识标志系统等项目建设,升级景区票务系统,实现凭身份证或二维码“一证通行”;新建、改建6座环保厕所;在景区外码头等山体落石区域安装防护网;对景区护栏、游步道、危险区域、拥挤路段进行改造提升,在八泉之心拍照打卡点建设观景平台,对大坝码头连接通道进行加宽加固,开设双向行人通道。
责任单位: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心、县文旅局、大峡谷镇人民政府、太旅公司
2.实施欢乐太行谷太行神话不夜城项目。充分发掘太行神话传说元素,将神话IP赋能传统景区,投资1.5亿元打造太行神话主题不夜城,建成特色突出、夜景优美、活动丰富的夜游经济消费集散地,巩固提升欢乐太行谷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责任单位:壶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文旅局、集店镇人民政府、长治市假日欢乐大世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3.实施欢乐太行谷太行极地海洋馆项目。投资8000万元,利用现有建筑内部空间规划,增加海洋文化娱乐要素,丰富欢乐太行谷园区业态,建设集产业功能、休闲娱乐、互动体验、旅游及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全闭环式生态链海洋世界。
责任单位:壶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文旅局、集店镇人民政府、长治市假日欢乐大世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4.实施澳涞坞文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68亿元,推进中国网红集团短视频拍摄后期制作基地、荆浩画院石树苑、太行山写生基地和澳涞山庄二期项目建设,力争建成集写生培训基地、摄影培训基地、艺术文化展览馆、文化酒店为主题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责任单位: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心、县文旅局、大峡谷镇人民政府、澳涞坞集团
5.推进常平温泉水乐园主题酒店二期和常平温泉小镇综合项目特色化打造。投资1.2亿元推进常平温泉水乐园主题酒店西副楼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常平小镇文旅综合项目建设,提升完善购物中心、游客中心、村史体验馆、奇石展览馆、上党老街等,打造集民间艺术体验、乡村休闲度假、艺术文创研学、创业创新平台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
责任单位:壶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文旅局、常平集团
6.推进太行山大峡谷体制机制改革。将大峡谷10个景点切分为两个组团,八泉峡、青龙峡、十八盘等7个景点为第一组团,红豆峡、黑龙潭、紫团山3个景点为第二组团,引入新的资本方组建新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深度投资开发,提高运营成效。
责任单位: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心、县文旅局、县工信局、太旅公司
(二)公共服务优化工程
7.实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东川底 - 东井岭改建绿色环保防护项目。总投资4.0458亿元,对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东川底至东井岭支线进行路基、路面、防护、排水、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绿化和景观等建设,将大峡谷青龙峡景区、八泉峡景区、红豆峡景区、十八盘景区、紫团山景区、黑龙潭景区串联起来,实现景区内道路的大循环和小循环。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8.实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丁家岩 - 陵川界路面改造及绿色环保防护项目。总投资8182万元,对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丁家岩至陵川界支线进行路基、路面、排水、防护、涵洞、绿化、平面交叉、交通安全设施及其他工程等建设。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9.实施龙丽湖综合改造一期续建(龙丽湖东岸景观至修善村南路西)后尾治理项目。投资5100万元,对龙丽湖东岸景观至修善村南路西路段,实施市政道路、排水、照明和园林景观等工程,打造绿色生态、舒适宜人的带状滨水公园。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10.实施全域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在太行一号公路壶关段、旅游专线店上段、重点旅游村镇等场所新建和改造提升8个旅游服务驿站,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引导系统,新建扩建停车场,增设停车位。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
11.实施智慧旅游平台建设项目。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继续完善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集城市形象展示、智慧旅游体验、游客咨询服务、旅游产业监测、旅游应急指挥为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中心。
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文旅局
12.实施大峡谷镇桥上村风貌提升项目。改造提升桥上村进入八泉峡景区主干道及两侧风貌,对主干道路面进行扩宽改造,对路旁民宿外立面进行统一改造,新建桥上村村口门楼。
责任单位:大峡谷镇人民政府
(三)高端酒店和民宿扩容提升工程
13.实施城市会客厅建设项目。总投资9016万元,加快建设城市会客厅、旅游标准化集散中心,建成集旅游接待服务与群众文娱休闲于一体的县城人文新地标。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14.实施大峡谷文旅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太行山大峡谷旅游风景区建设集游客集散中心、酒店住宿、休闲购物等为一体的文旅服务中心。
责任单位:大峡谷镇人民政府、国投公司
15.实施八泉峡民宿建设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在八泉峡景区桥后沟村建设四栋占地面积约2000平米的精品民宿,规划房间13间,配套接待中心、餐厅包间、茶室咖啡厅等附属设施。
责任单位: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心、大峡谷镇人民政府
16.实施青松岭“栖曼云舍”民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在树掌村青松岭自然村建设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集住宿、餐饮、娱乐、科普为一体的大型高端民宿区,规划建设民宿30余套。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树掌镇人民政府
17.实施大峡谷镇民宿改造项目。总投资1710万元,在大峡谷镇石泉村、红豆峡村、王家庄村、沙滩村新建、改建民宿,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责任单位:大峡谷镇人民政府
18.实施大峡谷镇钓鱼台宾馆改造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对太旅公司钓鱼台宾馆进行翻新改造,打造高质量旅游接待高端酒店。
责任单位:大峡谷镇人民政府、太旅公司
(四)乡村旅游提升工程
19.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以“产业强、生态美、农民富”为目标,对10个乡镇120个村进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0.实施店上镇幸福农庄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新建半山民宿二十间,亲子游乐场一处,果蔬采摘大棚十架,牛舍十座,原料库、办公楼等配套设施。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店上镇人民政府
21.实施龙泉镇小山南村陶艺体验五期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在龙泉镇小山南村以儿童为中心,建设集娱乐、吃、住、行为一体的陶艺体验中心。
责任单位:龙泉镇人民政府
22.实施树掌镇清泉村景观树产业园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在树掌镇清泉村建设以红豆杉为中心,集观赏一体的体验中心。
责任单位:树掌镇人民政府
23.实施常行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对常行村村内道路护坡、抗日主题文化园地道进行修缮;建设一座民兵抗战红色故事演艺厅、两座瞭望台和一座公共厕所;设立标识标牌、雕塑小品等。
责任单位:东井岭乡人民政府
24.实施石坡乡太行兰枫康养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在南平头坞村建设一处康养酒店、露营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
责任单位:石坡乡人民政府
25.实施石坡乡谷顶游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在苇则水村、仙居村打造特色谷顶民宿,恢复羊肠坂古道。
责任单位:石坡乡人民政府
26.打造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按照国家级、市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村评选标准,支持鼓励镇村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工作,挖掘、保护、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促进文旅农产业融合,加大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投入力度,强化旅游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年内打造1至3个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示范性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时,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在软硬件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旅游+”融合工程
27.实施文物修缮保护传承利用项目。启动壶关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建立壶关县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对省保郭家陀朱德路居和部分市、县保等低级别文物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运用AR、VR等数字化手段实现沉浸式体验,推动文物数字化展示。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
28.实施档案馆、图书馆一体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对壶关县公共图书馆进行内部装修及配套数字化设施。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
29.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对晋庄镇东七里村、树掌镇树掌村、河东村、集店镇土河村的传统古建筑及历史街巷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完成传统民居修缮,完善给水、电力电信等基础工程。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晋庄镇人民政府、树掌镇人民政府、集店镇人民政府
30.拓展旅游演艺新业态。打造一批民俗表演、秧歌小戏、旅游演艺、非遗展示、互动体验等精品项目,组织壶关秧歌、壶关迓鼓、壶关鼓书等非遗项目常态化开展文艺进景区,丰富旅游业态。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
31.实施特色文创产品开发项目。引进或聘请专业化设计团队,深入挖掘壶关的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开发具有壶关鲜明地方特色的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旅游商品、工艺礼品,打造具有我县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县商务中心
32.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大力培育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促进太行神话不夜城提档升级,推进大峡谷镇灯秀水秀、夜景观光、商街夜市建设和凤凰山庄夜游、夜演、夜娱等夜间文旅项目开发,探索大河夜间漂流项目,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推动夜间消费,激活夜间经济。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县商务中心、大峡谷镇人民政府、集店镇人民政府
33.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太行山大峡谷、十里岭、县委党校凤凰山庄分校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责任单位:县委党校、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心、市生态环境局壶关分局、晋庄镇人民政府、集店镇人民政府、大峡谷镇人民政府
34.打造研学旅行链条。成立壶关县研学旅行协会,搭建学校、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对接平台,构建壶关研学人才体系,推动文化教育和研学旅行深度融合,塑造研学品牌。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新时代双语学校
(六)旅游品牌推介工程
35.叫响“三景联动”品牌。推动太行山大峡谷、欢乐太行谷、常平温泉小镇“三景联动”,形成品牌共育、客流共引、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制定出台激励奖补措施,策划旅游景区联动促销方案,将观光、休闲、美食、体验等元素融合推出旅游产品包、景点群和线路套餐,实现旅游业态互补,联动发展。
责任单位: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心、县文旅局、县商务中心、太旅公司、常平集团、长治市假日欢乐大世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36.打造文旅精品线路。建立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打造“太行山大峡谷、欢乐太行谷、常平温泉小镇”三景联动精品线路;打造两条以古色遗址为主题,以全县11个中国传统古村落和3个国保、11个省保文物单位为纽带的古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条以红色基因打底,以抗大一分校真泽宫旧址、常行民兵窑洞保卫战遗址等红色文化传承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7.打造特色节庆活动品牌。充分发挥文化节庆链接功能,抓好乡村文化、广场文化、节日文化、民间传统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整合景区、乡镇文旅资源,持续办好红豆峡“七夕”情人节、辛寨醋业醋文化节、旱地西红柿采摘节等体验节庆活动,引办一批影响力大、号召力强、彰显“壶关元素”的节展赛事。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
38.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强化品牌宣传,以“三景联动”为重点,发挥“政府+市场主体”的联动宣传效应,采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新技术营销推广,推动旅游宣传进酒店、进机场、进车站,上手机、上电视、上网络,形成立体宣传新格局。积极对接省、市推介计划,利用推介会、旅交会等契机,主动走出去开展营销推介,开展全方面宣传,打响“三景联动”品牌组合拳。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县融媒体中心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是我县2024年实现“三地一区”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责任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切实把推进建设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谋划思路,创新工作局面,强化措施,积极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圆满完成。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对照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和具体推进举措,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对接协作,在区域规划、城乡建设、土地利用、道路交通、文物保护等方面积极配合,推动形成“文旅+”“+文旅”的强大工作合力。
(三)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原则上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定期研究解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月报送、季度分析制度,各责任单位要做好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等方面信息的上报,每月底前将完成情况报文旅局办公室(联系电话0355-8772325,电子邮箱hgxwgxj@163.com)。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定期通报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三地一区”目标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