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壶关县人民政府>基层政务公开>城乡规划>公开内容>规划编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4-15720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24-03-22
发文机关壶关县自然资源局 主题词
标题壶关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对《壶关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公示的公告
主题分类其它 成文时间2024-03-22

壶关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对《壶关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公示的公告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根据相关规定,现将《壶关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公示的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公示时间:2024年3月22日——2024年4月21日。 

二、公示地点:壶关县人民政府网 (http://www.huguan.gov.cn/)。

三、咨询服务:公示期间我局将有工作人员受理咨询,请广大群众在公示期间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四、联系电话:0355-8778342

五、通讯地址:壶关县西城路153号自然资源局


特此公告


壶关县自然资源局        

2024年3月22日         


附件:

壶关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项目公示

壶关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项目于2023年11月29日通过专家评审会审查,根据《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对该设计进行审批前公示,社会各界人士若有意见和建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公示组织单位电话或书面反映。

规划简介:

一、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城市设计规划范围为壶关县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以内区域及两侧视线可及的山体区域,具体为北至经开区,西至国道207,南至长平线,东至长治绕城高速公路,规划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

二、规划内容

(一)规划定位

本次规划将壶关县中心城区的特色定位为:“山水画卷、太行美城”,打造一处山环水抱,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小而强的太行美城。功能定位为:“生态文旅新城、陆港物流枢纽”。

(二)城市设计总体目标

打造一座雅致秀丽的太行文旅新客厅;

打造一副山水相融的景城融合新画卷;

打造一所民生向往的美好生活新家园;

打造一处创新驱动的绿色转型新高地。

(三)城市空间结构

总体城市设计确定“蓝绿织网、湖湾聚心;中轴引领,南城北产;融山亲水、组团共生;一河如贯,井字轴联”的城市空间格局。

(四)山水空间格局

规划提出构建“青山重重半入城,湖湾曲曲绕城流。中轴起脉定城心,蓝绿交织成组团”的山水空间格局。以大山大水为倚靠,强化山城相依特色格局;以小山小水织景观,疏通蓝绿廊道特色空间。以中轴定格城市发展主脉,于“山环水抱,藏风聚气”之处打造城市核心;以蓝绿廊道和道路组合,划分活力功能组团。

(五)滨水空间引导

规划石子河建设以生态修复、两岸缝合为导向的区域性生态景观通廊,结合季节性特色景观营造建设城市碧道。

规划龙丽河建设四大主题滨水休闲功能段:山水野趣段、城市水湾段、市民活力段、生态康体段,通过对不同主题段主要功能、驳岸设计、景观设施的设计引导,建设可进入、可体验的活力水岸空间。

(六)城市特色风貌分区及色彩引导

特色风貌分区:结合中心城区发展历史、文化特色、片区功能以及建筑风貌特征,规划划定6个城市风貌片区:城市特色风貌区、滨水宜居风貌区、田园生态风貌区、现代产业风貌区、山地宜居风貌区、特色旅游风貌区。

城市色彩引导:在提取分析现状壶关的山水风貌特征、建筑风貌特征的基础上,总体城市设计确定壶关县中心城区形成“山河丹青,时尚中式,雅致景城”的总体风貌定位,色彩主旋律定为大气、活力、雅致、厚重的丹红色,各风貌分区结合各自的风貌特征,在建议建筑配色的范围内可略有区分,搭配不同的辅助色和点缀色,从而形成不同分区的建筑风貌特色。

(七)道路交通系统

在中心城区内优化现状道路系统,构建“快速成环、七横三纵”的主干道路网骨架。

快速环路:长治绕城高速、现状长平高速连接线、现状207国道、规划东外环、规划四赵线。

“七横”:规划园九路、贯通花壶线(开元大街)、优化长壶路、延伸北大街、健康街、奋进大街、南环街。

“三纵”:西城路、新建路、改建东城路(原乌海线)。

(八)公服设施体系

规划在中心城区形成蓝绿织网串联公共服务设施与商业服务设施的特色布局模式,将生态景观与城市活力相互交融。规划南部主城共形成4个城市级服务中心,分别为:政务服务中心、文化活力中心、商务商业中心、文体中心。规划产业北城形成2个城市级服务中心,为:综合服务中心、文旅服务中心。

社区级中心与社区生活圈规划,将南部主城划分为8个15分钟生活圈,将产业北城划分为4个15分钟生活圈,配套设置相应的社区服务设施。

(九)城市眺望系统与建筑高度引导 

城市眺望系统:规划充分利用壶关山水特征,构建山看城、城看山的城市眺望视线廊道,引导廊道内的建筑高度、协调建筑第五立面、彰显壶关城区山水相融的城市特质。规划确定五处山体眺望点:元宝山常乐寺眺望点、北寺山气象站眺望点、神山高望阁眺望点、东山公园眺望点、阁老山万寿塔眺望点,重点优化山瞰城的视线主通廊,促进城市内部空间优化。同时选取主要的开放空间视点,包括政务中心、龙丽湖南岸等湖景对望视点、龙丽湖中央公园等城看山视点等,强化对观山视廊的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天际线关系的控制引导,优化城看山视廊的城市空间。

建筑高度引导:结合“山城互望、巧于因借”的设计策略,提出“显山、露水、透绿、互望”的高度总体塑造原则,现状龙丽湖西侧和南侧已形成较高较密集的居住组群,高度为80-100米,其余老旧住区及公共服务建筑为多层高度为18-36米,近山区域村落高度为12米以内。规划滨水和临山区域基准高度为12-36米;远离滨水和临山区域逐渐提高,基准高度为36-54米。地标建筑高度为60-80米。新建高层建筑的位置及高度要求需结合城市设计图则引导要求,在地块详细设计方案中进一步论证确定。

(十)城市游憩系统

将水绿融入城市,生活引向山水。建设分级公园体系,打造一座有山、有水、有林的公园城市。以滨湖亲水绿道、城市休闲绿道、山地健康绿道等城市特色绿道体系串联公园活力节点。

依托壶关特色的文化景观格局,焕发壶关历史人文资源新的活力,建设新兴的文化演绎与空间载体,形成山、水、城、田相互交融、具有壶关特色的全景游憩系统。构建全时全龄山水城文旅游览两类游线:魅力城区游、揽山阅水游。在中心城区重点规划3大城市休闲游憩与旅游服务景区(优化太行欢乐谷片区、规划石子河民俗文化休闲游乐区、规划龙丽湖特色商业与展演体验区),1个农旅休闲田园区,提升2个滨水公园建设(龙丽湖中央公园、石子河滨河公园),提升6个山地休闲公园建设(老顶山、元宝山、北寺山、神山、东山、阁老山)。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