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访谈内容

多措并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壶关县百尺镇人大主席刘军卫在线访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壶关县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百尺镇人大主席刘军卫来参加我们这期在线访谈节目,刘主席,您好!

刘军卫: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互动交流。首先感谢全县社会各界对百尺镇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也感谢壶关县人民政府网站提供的互动平台,欢迎广大网友给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刘主席,首先请您向广大网民简要介绍一下百尺镇的基本情况。

刘军卫:百尺镇位于壶关县城南部20公里,是全县的经济大镇、人口大镇,版图面积79平方公里,合村并居前有49个行政村,合并后有36个行政村,总人口12925户、34696人,耕地面积48607.3亩。特色产业有玉露香梨、食用菌、旱地西红柿等,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26元。

主持人:伴随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任务。刘主席,请简要介绍一下百尺镇近年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及形成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等情况。

刘军卫: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成色,我们百尺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支撑、把就业创业作为有力抓手、把政策兜底作为根本保障,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加强动态监测,守牢返贫底线。二是落实政策举措,促进群众增收。三是突出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以上三项举措,2023年,新识别监测对象53户126人;新设置公益岗100多个;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3000余人;落实庭院经济奖补270余户53余万元;开展“五进九销”活动消费帮扶总额60余万元;发展设施蔬菜、香菇大棚等产业带动5000余人,年均增收3000余元。以开展“五比”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国家和省、市、县各类督查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交出了合格答卷,赢得了一致好评。

主持人:刘主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请您谈一下百尺镇的产业发展情况。

刘军卫:近年来,我镇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三三”发展战略,摆脱煤炭资源依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形成了绿色“玉露香”、白色“食用菌”、红色“西红柿”三色产业,发展玉露香梨产业基地2200余亩,每年梨产量30余万斤,可获得稳定收益80余万元;建设春秋大棚2000余座,种植旱地西红柿1000余亩,建成蔬菜交易市场(点)8处、冷库4座,引进旱地西红柿深加工龙头企业1家;建设食用菌大棚140座,日产食用菌1万到5万斤,年销售额300万元,带动全镇100余名群众,人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与此同时,顺利完成了10余个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发展壮大了柴家沟、河西2个小杂粮加工厂,规模发展了寨河金百润西红柿深加工厂,新建了岭南底小杂粮加工厂,引进实施了中节能风力发电和景能新能风力发电项目,上马实施了总投资近1亿元的年产10万平米装配式构件项目、年产10万平米PC构件纳米新材料项目,以及年产30万吨机制砂及干混砂浆项目,转型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主持人:刘主席,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百尺镇乡村建设工作是如何开展的?镇政府是如何推动的?

刘军卫:今年以来,百尺镇主要从四个方面抓好乡村建设工作,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各村村情实际,确定了东王宅、魏家岭、鸦村、录池等11个村的总投资220万元的11项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村中道路硬化维修、护岸拆除重建、修水渠等项目。二是抓好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在进一步扩大旱地西红柿种植规模,新建春秋大棚100余座,做大玉露香梨特色产业,配套建设五集村玉露香梨冷鲜保温库项目的基础上,大力鼓励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2024年,投融资50万元,铺设3000平方、500米的食用菌产业园区道路,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同时,继续采取“联村飞地、合作经营”模式,投融资300万元,流转土地70亩,扩建84座食用菌暖棚,帮助全镇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年均增收3万余元,带动10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就业,人年均增收5000余元,力争打造一个集观光、旅游、采摘于一体的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推动全镇乃至全县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抓好文化传承和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以化人、文以育人的作用,创建3个市级文明村。持续抓好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活动,支持各村开展传统文化庙会活动。争取资金500万元,对贾家南底和西岭底两个传统古村落的古建、古庙等进行维修,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建设和美乡村。四是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残垣断壁”集中清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整治和提升乡村环境。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一是制定政策措施,按照上级关于做好乡村建设的文件和要求,我们制定出台了《2024年百尺镇乡村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要点、工作举措和工作目标,确保了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二是加强组织协调。镇政府成立了专门的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同时,积极主动加强与县级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形成合力推动乡村建设。三是广泛宣传教育。通过制作宣传材料、举办宣传活动、组织参观考察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乡村建设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全镇广大群众对乡村建设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主持人:刘主席,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是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措施。请您谈一谈百尺镇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刘军卫:按照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百尺镇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第一时间成立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小组,出台了整治行动方案。二是多次召开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大会,动员部署整治工作。三是聚焦“脏”“乱”“破”“污”“差”五个治理重点,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截至目前,百尺镇36个村宣传发动参与农民2000余户,总投资400余万元,动用机械80台次,垃圾清运车1402辆次,人力7477人次,共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8462余吨,清理整治公路交通沿线50公里,整治提升村容村貌36个村,动员清理户容户貌2000余户,清理田间地头3600余处。

截至目前,我镇已经陆续对农村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清除了村内残垣断壁和乱排乱倒,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围田、围路问题。清除村内道路堆放的砖、砂石以及废弃的建筑材料和杂物,以及主要道路两侧的杂草、杂物乱堆和秸秆,达到了道路畅通、整洁、干净。初步形成了无垃圾堆放、无杂物挡道,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干净,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

主持人:刚才,刘主席就百尺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与网友们进行了积极热烈的互动交流。再次感谢刘主席来到壶关县人民政府网与网友们互动交流,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我们下期再见。